Select Page

热烈祝贺我校高80级校友李天斌教授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Russian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近日,俄罗斯自然科学院(Russian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RAEN)院长库兹涅佐夫、首席学术秘书长伊万尼茨卡娅向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李天斌教授发来证书和贺信,祝贺他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天斌教授为我校高80级4班校友,曾于2021年5月以校友、学长的身份在我校安汉·明德讲坛回顾求学经历,勉励学弟学妹们勤奋学习,提升自我,实现价值。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需考察候选人的学术成就及其影响力,以及在相关领域的地位,通过院士推荐、材料审核、考察了解、专家答辩、学部投票选举、主席团审议等流程,经过多轮严格的学术评审和遴选程序最终确定。鉴于李天斌教授在地质工程和岩土工程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俄罗斯自然科学院最终评选确定其当选为地球科学学部外籍院士。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RAEN)是俄罗斯三大跨行业最高学术权威机构之一,也是联合国认可的俄罗斯规模最大的科学院。其成员均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学家和专家,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目前该院设24个学部,现有18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70余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30多名俄罗斯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以及来自全球48个国家的卓有成就的外籍院士。

【李天斌简介】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入选《全球顶尖2%科学家榜单-2021》、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控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天府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获得者。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土信息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以及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委等学术职务。他针对青藏高原隆升和河谷深切的内外动力地质耦合效应及其所导致的高边坡和高地应力隧道减灾防灾科技难题,先后主持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和重点项目)、国家重点专项、国际合作、四川省杰青、教育部重点以及国家重大工程等方面的科研项目80余项,在岩体浅生时效构造理论、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控、高边坡稳定性与滑坡灾害防治三大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为推动地质工程和土木工程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7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50余篇、国际会议论文22篇(其中,SCI检索论文83篇、EI检索论文148篇)。同时,科研成果在资源能源开发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解决了锦屏水电站、铜街子水电站、官地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小湾水电站、藏区高速公路、达陕高速公路、巴陕高速公路、雅西高速公路、成兰铁路、大瑞铁路、川藏铁路、二郎山隧道、鹧鸪山隧道、米仓山隧道、高黎贡山隧道、雪峰山隧道、大峡谷隧道等重大工程建设的关键地质工程和岩土工程技术难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归档

四川省西充中学微信公众号